合作多赢,创造共享价值—记管秘书长在公益发展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2015-05-14

近日,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管建华女士受邀出席了由爱德基金会、上海仁德基金会、上海爱德公益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15新常态下的公益事业发展论坛”,并作了主题性发言。本次论坛是行业内较高规格的一次盛会,市民政局领导,北大、交大的教授,各大基金会秘书长等政界、学界、公益界专家以及NGO从业人员共近200人参会。该论坛被业界专家认为它标志着公益慈善行业开始走向了主流、融入了主流。

管秘书长以“合作多赢,创造共享价值”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分享了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在公益资助与筹款方面的独特之处。她在发言中表示:对于基金会而言,如何在整个公益链条中更深入地扮演好资源提供者、整合者和平台搭建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和调动公益链上各相关利益群体的独特优势,携手创造共享价值,是基金会在“新常态”下的重要探索目标。谈到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在公益资助上的特色,管秘书长认为:我们的合作方式已经从单纯的“你捐钱,我出力”的初级模式,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金会在合作中借助企业成功的商业经验、高效的管理手段为公益项目提供专业服务,并通过资源整合的能力和对公益行业的深刻了解,更重要的是凭借对于公益项目执行和运作的把控能力,有效地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管秘书长以基金会的品牌项目之一“农民创业接力棒”为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该项目如何采用金融企业的管理经验参与项目设计、可行性评估以及项目的风险控制,并对当地合作社以及项目户的甄选等制定了一套完整、专业的尽职调查和执行规范,并有专业志愿者对项目执行进行监督反馈和总结汇报。使这一可持续发展项目在短短的两年里,已经成功在全国5个省的9个项目点落地。同时由于项目运作成功,吸引并撬动了当地商业机构和政府的配套投资,使“农民创业接力棒”项目的社会效应进一步扩大。

在公益筹款方面,管秘书长分享了基金会所采用的多元化筹款模式,并着重阐述了设立公益基金这种有效且可持续的筹款途径。她表示,和优秀企业和机构设立公益基金是以追求共享价值为依托而形成的一种多层次伙伴关系。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她认为公益慈善不应该再成为企业的负担,而应该成为企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她以基金会于2009年和东亚银行共同设立的“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东亚银行公益基金”为例,充分说明了如何通过创造共享价值,不仅可以大大改善和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软硬件,同时企业也有效借助了这一公益平台,从更深层次加强了和其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良好伙伴关系。这一成立至今已有7年之久的公益基金,不仅开发了一系列成功的公益项目,帮助了大量贫困地区的学龄儿童,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能力和奉献精神的企业志愿者。这种基金会主导、企业深入配合,将志愿者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模式,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捐赠和受捐关系,而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样捐赠方与基金会共享价值,共同成长,相互推动能力建设的合作方式,也是以创造共享价值为导向的新常态下的一种筹款模式,它是确保筹款稳定性的关键之一。

在最后的自由问答环节,来宾们对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的成功案例和创新运作表现出了十分浓厚的兴趣,并竞相提问。管秘书长表示,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将继续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坚持以“创造共享价值”为理念,从而更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和挑战。

 

管秘书长进行主题发言

管秘书长在自由问答环节